除了上述这些,重点来了,关于自由能计算问题,这个问题老难了弄到现在我还是云里雾里的其实。
我用的是自适应偏置力方法算的自由能就是ABF,当然还有FEP与SMD,都差不多。
这个ABF的设置也是个大问题,之前NAMD2.6版本没有colvars,2.7以后加了这个集体变量,关于设置在官网上有教程可以去下。有个问题很奇怪我一直也没弄明白,比如我是固定一个分子,拉动另一个分子,固定的分子位置为0,拉动的分子位置为-16,这样算结果不会出现两个物质嗖的一下聚在一起的结果。但是如果拉动原子的位置为0,固定原子的位置为16,从0移动到16,结果会出现两个物质嗖的一下聚在一起的结果。现在我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按说原理应该是一样的从-16到0, 0到16路径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哪位大神能给我解答一下
在结果分析中关于自由能分解的问题:我们得到pmf曲线,如何将这个曲线分解成静电与范德华,步骤如下
看文章像是用adaptive biasing force (ABF)算的PMF。我查了一下,ABF方法的作者Chipot以前在NAMD mailing list 里回复了该怎样对结果进行处理来分解PMF,具体在这里 http://www.ks.uiuc.edu/Research/ ... 2009-2010/1566.html
他说
(1) loop over your trajectory and calculate the pair interactions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e.g. solute 1 and solute 2.
(2) collect the forces at play, van der Waals and electrostatics.
(3) project these forces onto your reaction coordinate, which for
each configura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independently.
(4) average the projected forces.
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
1. 读取轨迹文件,对于每一帧,计算粒子1和2之间相互作用力
2. 把1和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解成vdw和静电两部分
3. 把计算的力投影到反应坐标上。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你会把
反应坐标分成多个bin(比如在0到10之间,每隔0.1设一个bin),假如
你读取的这帧构型反应坐标为2.0, 就把vdw和静电力的数值放到2.0 这个bin里
4. 如此反复直到处理完这个轨迹,然后对每个bin里力的数值加和求平均,就得到
不同反应坐标值时的vdw和静电力
5. 再对这些vdw和静电力沿反应坐标积分,即得到两部分力对PMF的贡献。
你好,我用namd做MD时,只是出现这样的问题“Warning: Low global exclusion count! (27963 vs 28119) Warning: This warning is not unusual during minimization. Warning: Increasing pairlistdist or cutoff may avoid this. ”但是当我把pairlistdist和cutoff增加后又会提示这两个值太接近cellBasis!求大神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