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lying 发表于 2014-6-28 04:02:38

药物筛选中的PAINS(假阳性化合物)

PAINS全称Pan Assay Interference Compounds ,指对大多数测试有干扰的化合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aggregation,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胶体,蛋白被包裹在胶体中,底物因此无法接近酶的活性中心,这些化合物称之为aggregator,当然属于假阳性化合物。2)化合物含有化学反应活性高的基团,这些基团与蛋白共价作用,导致蛋白失去活性。PAINS特指那些可以与大多数靶点反应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缺乏特异性,再加上它们的反应特性,基本是属于臭狗屎类(Crap)。
之所以谈论这个话题,一是因为PAINS的确是个讨人厌的东西,不少文献中报道的有活性化合物其实是PAINS。最近Prof. Andrew McCammon组在J Med Che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报道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绕丹宁(Rhodanine)结构(见下图),而绕丹宁是PAINS中的战斗机,大部分药物化学家避之唯恐不及,文章刚一在线,立马就受到了PracticalFragments博客的关注。大概审稿人对此也提出了意见,作者在文章加了一段类似辩解的话,大意是说他们的化合物虽然包含绕丹宁,但是日本、印度市场上的一种药物也含有绕丹宁结构,跟他们化合物还挺像。他们因此觉得倍受鼓舞。虽然他们也知晓绕丹宁的PAINS特征,不过他们认为化合物不是假阳性而是针对多个靶点的抑制剂。他们进而认为,在抗感染方面,针对多个靶点的化合物可以增加疗效,并降低药物抗性。PracticalFragments的编辑之一,Teddy博士读到此处忍不住吐槽到,到底是何方神仙审了这篇狗屎文章啊,居然还认为这一切都合理?(“All I can say after reading this is who's reviewing this crap and saying it is all right?”)。

论坛上做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老师和同学可能知道McCammon教授是世界上做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第一人,美国科学院院士,曾师从大名鼎鼎的Martin Karplus教授。这位Teddy博士比较嫉恶如仇,他自己也觉得他“anti-academic”,也真敢喷,这胆量。也激起了我的兴趣,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

评论基本上是一边倒,有位匿名评论挺有意思的,这位大仙说,我审过好几篇McCammon组药物设计的文章,每次我都建议拒稿,可每次文章都被接受了。

谈一下我个人对PAINS的看法,PAINS的确令人讨厌。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看化合物是否有特异性,没有特异性后期开发的风险性是特别大的。药物界通常不太喜欢共价抑制剂,因为潜在的与未知蛋白的作用,导致安全性很难评估。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共价抑制剂不好。就我所知,有两到三个或者更多个激酶的共价抑制剂在三期临床,可能至少有一个共价抑制剂已经被FDA批准了。关键还是特异性,文章如果能提供一些选择性(selectivity)数据,我想会更有说服力。

同时建议老师和同学在发表文章之前,最好看一下自己的化合物中是否含有PAINS的子结构,有的话补充点选择性实验,不方便做实验的,文章中最好也讨论一下。

因为本人英文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难免有错。又或词不达意,一切还是以博客原文为准:http://practicalfragments.blogspot.ch/2014/06/whos-reviewing-this-crap.html

J. Med. Chem., 2010, 53(7), pp 2719–2740
Un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Inhibitors:Antibacterial Drug Leads, dx.doi.org/10.1021/jm5004649| J. Med. Chem.
http://www.htspains.com

lipton2001 发表于 2014-6-28 08:55:05

感觉fireflying先生所写所说,看了后醍醐灌顶!:loveliness:

北京-构效 发表于 2014-6-30 08:33:24

化合物为什么会形成胶体呢?什么样子的化合物容易形成胶体

Washington 发表于 2015-10-19 17:01:58

请问你做过化合物的PAINS测试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物筛选中的PAINS(假阳性化合物)